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部位,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方式,其属于膝关节内骨折,如果治疗不得当会引起膝关节功能的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胫骨平台骨折通常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传统的手术是借助X 光、CT 成像判定患者的骨折情况,但是由于异物的遮挡,骨块的重叠以及拍摄角度等问题,导致成像不准确,使医生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骨折处的状况,使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增大[2]。随着时代的进步,3D 打印技术被应用到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其可以直观地模拟骨折处的状况以及提前操作演示手术的过程,安全性提高[3]。因此,本文以病例随机对照展开,对比探究传统手术与3D 打印技术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2019 年1 月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 例。对照组中,男11 例,女9 例;年龄21~66 岁,平均年龄(43.55±8.53)岁;体质量指数20~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12±1.04)kg/m2。观察组中,男13 例,女7 例;年龄22~61 岁,平均年龄(41.54±6.52)岁;体质量指数21~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66±0.89)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为胫骨平台骨折;②无膝关节畸形;③均经患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者病历资料不全者;②伴有严重的下肢血管或者神经损伤者;③合并凝血功能异常、精神异常者;④伴有感染,合并开放性复杂创伤者。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骨愈合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HSS 评分。根据膝关节HSS 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HSS 评分≥85 分为膝关节功能恢复优,70~84 分为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0~69 分为膝关节功能恢复一般,≤59 分为膝关节功能恢复差。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出现的感染、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骨愈合异常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缺钼矫正技术:叶面喷施0.01%-0.1%浓度的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一般在抽梢后的新叶期或幼果期进行喷施为宜。对酸性土壤,增施石灰,调节pH值,保持土壤pH5.5-6.5。
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近端与膝关节组成的一部分骨折。患者多有外伤史,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剧烈疼痛、高度肿胀或淤血、失去活动能力、移位、关节面不平整等[4]。膝关节是人体的负重关节,一旦出现骨折移位、塌陷、关节面不平整,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尽快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力线。如果治疗不及时,由于胫骨是松质骨,容易愈合,如果过早负重或粉碎性骨折造成缺损,容易导致关节的畸形愈合;由于胫骨平台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表现,例如关节疼痛等;由于骨折后出现关节面不平整,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进行固定,导致身体功能、关节功能受限,致使关节出现僵硬、活动障碍等[5]。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手术前需要对患者骨折处拍摄X 光、CT,根据成像确定骨折的部位和骨折处状态,确定手术中的固定方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为了更好的探索教、康、保整合服务模式,爱心庄园以蒲主任、伍书记为主要召集人,各科室领导作为行政支持,集合各科室骨干力量,组建了一个教、康、保整合的专业科研团队[5]。
2.2 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HSS 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膝关节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 个月膝关节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1.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提升法治意识、锤炼法治文化。慈溪市国土资源局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另外,借助“依法履职,敢于担当”大讨论活动集中学,分头学的东风,通过各科室、各所(分局)相关负责人发挥好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的作用,确保在每一次“集中大讨论”结束后做好上情下达工作,在各自单位范围内及时有效开展“分头小讨论”工作,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普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法律法规来打通日常工作中碰到的中梗阻问题。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HS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观察组给予3D 打印技术手术治疗。对骨折处进行CT 扫描,记录三维数据,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Mimics 软件进行处理,打印成1∶1 同比例的胫骨平台骨折模型,利用影像资料和3D 打印模型,确定骨折的分型、部位、骨折程度,评估骨折处骨块的移位程度、关节面的凹陷位置,确定手术的切入口、钢板的使用数量和固定位置等手术方案,并根据手术的步骤进行模拟,对手术的复位、内固定以及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寻找良好的力度和角度,在模型上使用克氏针逐个进行固定,并选择合适的钛板型号,将其弯曲到合适的弯度,使其完全贴附在模型的骨折处,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同时确定好钛钉的使用型号以及置入位置和角度,对骨折处做到有效的固定,手术过程中依照制定的手术方案以及模拟手术的步骤进行手术,术后使用CT 扫描,打印3D 胫骨模型,确定术后骨折处的复位情况和关节面的平整度。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目前临床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多使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虽然治疗效果较好,但在手术过程中难免要对患者的软组织进行剥离,造成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破损,影响其周边血液循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由于X 光线、CT 的扫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像资料中对于患者骨折处的部分细节很难得到良好的呈现,使手术操作医生不能全面地了解患者骨折处的损伤程度,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很大的难度[6]。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3D 打印技术的逐渐成熟,3D 打印技术被逐渐应用到外科的手术中。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使用粉末状金属或者塑料等可粘合性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法对物体进行构造的先进技术[7]。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使用3D 打印技术进行手术,通过3D 打印骨折处的三维模型,使操作医生可以全面地详细地了解骨折的部位、严重程度,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结构,对治疗的手术方案进行准确的判断,通过对骨折处1∶1 同比例的三维模型的模拟手术,制定出最合适的手术方案,同时通过模拟手术可以提前将钛板弯曲到合适位置,确定钛板钛钉的型号以及置入的方位,节省手术的时间和风险[8]。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采用3D 打印出的骨折处三维模型进行模拟手术,提前准确地确定了钛板钛钉的型号,同时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制定出应急方案,节省了手术中的思考时间,同时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由于通过三维模型可以全面详细地了解骨折处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使得内固定效果显著,促进了骨折处的愈合。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 个月、术后6 个月膝关节HS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D 打印技术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使骨折处的愈合效果显著,同时提升了膝关节的各项功能,提高了膝关节HSS评分。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D 打印技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通过三维模型清楚地了解骨折的位置和尺寸,准确率和安全性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软组织剥离,从而减少了术后出现感染、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骨愈合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激励策略针对性不强。企业对员工最佳需求的捕捉依旧停留在简单粗略的评估上,没有进行任何的调查与研究,定制激励策略从来不以真实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作为基础,也不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和管理优势,因此有些企业的激励策略缺乏针对性与及时性。在对企业业务的分析中可以看见,激励空档现象和激励策略不得当等错位现象,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各种浪费。
综上所述,将3D 打印技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给他弟弟的《家书》中说:“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由此可知,只有自己清寒过,才能了解别人清寒的窘境。范仲淹少时家贫,住在寺庙里发奋苦读。每天煮一锅稀粥,冷凝后划成四块,早晚各两块,以切碎的咸菜佐餐。中国文人与粥,这种不同一般的感情,都由于他们自身的贫苦体验而来。正因如此,这些喝粥文人的文章里,才能多多少少地反映出民间的冷暖。
[1]欧阳鸿玮,赵雪丹,蔡平,等.传统手术与应用3D 打印技术后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6):60-61.
[2]李政,卢启贵,黄东红,等.3D 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疗效比较.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0):35-38.
[3]邵佳申,常恒瑞,郑占乐,等.3D 打印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Meta 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3):3767-3772.
[4]汪志中,张帆,李新旭,等.3D 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25-27.
[5]刘超,徐亚非,唐理英,等.3D 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5):400-403.
[6]李震,张永飞,李仁增,等.3D 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649-650.
[7]左睿,孙永建,吴毅,等.3D 打印与虚拟手术设计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4):369-372.
[8]王敏,董乐乐,魏海涛,等.3D 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规划中的应用.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5):48-50.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网址: http://www.zgxdywyyzz.cn/qikandaodu/2020/0522/351.html
上一篇:MRI液体征像在良恶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与鉴别诊
下一篇:TSH、FT<sub>4</sub>在孕早期孕妇中的表达及与妊娠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投稿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编辑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版面费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论文发表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