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目的: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渐增加。糖尿病在中医学属"消渴"范畴,自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病名以来,经过历代的积淀,形成了治疗消渴病各大主流治法,为现今的中医药消渴病治疗奠定了理论和临床基础。本文主要基于历代主流消渴治法及其名方阐述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高[1]。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显示,2014年全世界有3.87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5年,糖尿病患者将增长55%,达到六亿。尽管现代医学在糖尿病的控制上已有长足的进步,但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由于糖尿病的复杂性,依然存在患病率逐渐增长,病程冗长,病情反复,糖尿病靶器官并发症严重及口服降糖药物副作用较多的现状。在这些着力跟进的问题中,中医药治疗可在各个时期辩证论治,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方法: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普遍认为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自《素问·奇病论》首先提出消渴之名,历代医家不断在消渴的病因病机、辨证和治法上有所突破,本文主要基于历代主流消渴治法及其名方,整理各医家相对应的思想以及近现代学者相应观点,综合阐述糖尿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结果:消渴病在中华的临床治疗与学术探究源远流长,由于其复合性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消渴病的病机从阴虚,逐渐增加燥热、气虚、血瘀、痰瘀、气郁等,历代随之出现了滋阴清热法、益气养阴法、补肾法、活血化瘀祛痰法、疏肝解郁法等各种主流治法,但源于肾为先天之本,众多医家认同滋阴以滋肾阴为主,补气以补脾气、肾气为主的观点。结论:糖尿病病程漫长,缠绵难愈,现代药物的及时运用,使患者临床证型相对应的时期有所变化,为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减少现代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上更应重视整体,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吸取前人精粹的同时亦应推陈出新,方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6914/c.cnkihy.2017.003412
论文分类号:R259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网址: http://www.zgxdywyyzz.cn/qikandaodu/2021/1110/2058.html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投稿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编辑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版面费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论文发表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